非刑罚化是指对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或有人身危险性的犯罪人以刑罚之外的刑事制裁方法实现刑法防卫社会的目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我国非刑罚化的实现方式包括三种:通过规定免刑制度和免除处罚情节,对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人,法院宣告其有罪,而免除刑罚处罚,即通过单纯宣告有罪的方式对刑罚的适用范围进行实质限制。通过适用刑罚以外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对刑罚的适用范围进行实质限制,即以非刑罚处罚方法取代刑罚方法作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通过对有人身危险性的犯罪人适用保安措施,弥补刑罚功能的不足,限制刑罚的适用。非刑罚化是刑法理论的一种新思维,是中国刑法理论发展的未来路径,也是中国刑法将要面对的发展主题。
(1)非刑罚化是实现刑罚目的的一种新势态
刑罚目的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刑罚,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执行刑罚所要得到的结果。在刑法领域,随着刑罚目的理论的不断发展,刑罚目的的实现方式也相应变化,非刑罚化是实现刑罚目的的新的发展方向,这是把握非刑罚化内涵的前提。
“因为有犯罪而科处刑罚”这是报应刑论刑罚理念的经典表述。报应刑论认为,刑罚是对犯罪人恶行的报应,报应是刑罚所要达到的目的,通过刑罚的痛苦实现对犯罪的惩罚。报应刑论认为报应是犯罪的必然后果,并主张从已然之罪中寻求报应的根据,报应刑论要求实现刑罚目的的手段与犯罪本身的危害程度相适应,尤其是与客观的犯罪结果相适应,因而,实现刑罚目的的方式更注重对犯罪人危害社会行为的惩罚,忽略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格和对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矫正。在以报应为刑罚目的的刑法领域中,没有非刑罚化产生的空间。
“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这是目的刑论刑罚理念的经典表述。目的刑论认为,刑罚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实现一定目的即预防犯罪的意义上才具有价值。从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出发,实现刑罚目的的方式注重对犯罪人反社会性格的的控制赞成不定期刑的适用。从刑罚制度来说,缓刑、减刑和假释制度都是实现目的刑论刑罚目的的方式,非刑罚化在当时也有萌芽的态势,但是由于目的刑本身的不完善,非刑罚化还未能系统化。
“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是折衷刑论的经典表述。折衷刑论认为刑罚的目的不能简单地说是报应还是预防,刑罚的目的具有二元性,即既有报应的一面,也有预防的一面。目的刑论会导致刑罚过重,报应刑论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为刑罚设定了上限,使刑罚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同时,报应刑论有时导致从预防角度不需要适用刑罚时也必须科处刑罚的情况,目的刑解决了此问题,“如果没有预防犯罪的效果或者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而言不需要判处刑罚,就不应当判处刑罚,这为免除刑罚处罚找到了根据。
非刑罚化在对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的调和中获得了发展空间,成为适应刑罚目的的新思路,最终演化为实现刑罚目的的新态势。在此过程中,刑罚的报应并不因为刑罚的预防目的而削减,非刑罚化成为跨跃刑罚本体范畴向刑事制裁体系扩展的机会。非刑罚化是在行为以及行为人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判处刑罚时,在对刑罚的目的进行均衡的情况下而产生的实现刑罚目的的新趋势。
(2)非刑罚化是实现刑法民法化的一种新途径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引起刑法功能、观念与文化的嬗变,刑法是在适应这种结构形态的变迁中逐步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刑法理念得以进化的经济条件。1997年刑法典,实质上是刑法改革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这场改革的历史使命是要完成从政治刑法到市民刑法的转变。非刑罚化与其他刑法制度一道也是在政治刑法向市民刑法的过度中逐渐完善的。政治刑法和市民刑法的前提是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政治社会是指国家,尤其是指近代国家。洛克认为:真正的和唯一的政治社会是,在这个社会中每一成员都放弃了这一自然权力,把所有不排斥他可以向社会所建立的法律请求保护的事项都交由社会处理。市民社会就是以城市为活动空间,以市民为成员而构成的一个阶级实体,市民社会具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和经济安排、规则及制度。政治社会与市民国家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对立的。
从政治刑法向市民刑法的转型过程中,刑法理念发生了变化,市民刑法要求限制刑法的调整范围,要求刑法缩小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控制领域,同时,平等、自由和人权等品质成为市民社会对刑法的要求,正如洛克在其著作里向我们描绘的,“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它并不在受这法律约束的人们的一般福利之外作出规定。”中国刑法民法化的趋势,是我国向市民刑法转变的体现,是中国刑法发展的要求,刑法民法化是在刑事立法、司法和行刑过程中,全面体现民法所倡导的人文精神。
中国刑法的民法化有如下表现:刑法中较为明确地引入了一些民法的基本原则;最具私法色彩的刑事自诉制度的扩大适用;有些原来在刑法中被视为犯罪的行为转化为民事行为;在处理民刑法律冲突时,确立了民事优先原则;刑事责任日益带有民事责任的色彩;单纯以刑罚对付犯罪的传统逐渐打破,民法在防治犯罪中的作用日益扩大。
非刑罚化作为实现刑罚目的的新态势,也成为刑法民法化的组成部分。非刑罚化是刑法民法化的表现,彰显了观念层面上刑法对犯罪人的人文关怀,非刑罚化主张以和缓的措施对罪行轻微、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或具有人身危险性的犯罪人进行制裁;以包括民事措施在内的刑罚之外的措施作为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或者对有人身危险性的犯罪人以保安措施进行矫正。这些措施体现了非刑罚化的相关内容,体现了中国刑法界域内,提倡尊重人权的价值内涵。
非刑罚化是刑法民法化的一种新途径,它作为市民刑法的产物,以人民的平等、自由和人权作为其理想,在实现一般正义的同时兼顾个别正义,这是非刑罚化内涵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