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他不是艺术家,解决纠纷却匠心独运;他不是居委会主任,普法析法却不厌其烦;他不是女人,调查案情却心细如针;他不是老师,传授经验却毫无保留。他就是岑溪市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黄庆壬。
1993年,黄庆壬从广西司法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岑溪市人民法院的乡镇法庭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十九年。2012年,因为机关缺法官,才被调回环境相对好的民一庭。二十多年来,黄庆壬审理案件1200余起,无一改判,无一信访,无一当事人投诉,被称为“三无法官”。
刚调到民一庭的黄庆壬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且发挥自己在乡镇法庭工作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仅2013年,他就办理案件142起,获得全区“办案标兵”的称号。当问起他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什么秘诀的时候,他淡淡一笑,说道:“这离不开同事的帮忙和领导的支持,我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黄庆壬口中轻描淡写的“本分”,用他的工作记录本上的四个字概括就是“巧、耐、细、悉”。
巧心擅做“和事佬”
黄庆壬在办案过程中,坚持“能调则调,调判结合”的原则。他认为,与宣判相比,调解能消除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让他们不仅口服,而且心服,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调解可能,他都会尽力调解。在黄庆壬所办案件中,有近60%是调解结案的。
常常有人问黄庆壬,为什么他办的案子调解率这么高?黄庆壬说,心里装着当事人,宁愿多跑几趟路,也要将心比心地为他们着想,巧妙运用关键点,调解就不难做了。
黄庆壬记得去年有一个民间借贷的案子:黎某向李某借款2万元,借款逾期后,黎某仍不归还。李某遂起诉到法院,但被告黎某没有到庭应诉,不知所终。黄庆壬并没有简单一判了之,而是深入双方家中调查。他了解到原告李某的丈夫下肢瘫痪,家庭环境确实比较困难。而被告的外公经济宽裕,平日特别乐于资助陷于困境的亲戚。于是,黄庆壬将案件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告诉被告的外公,希望老人能协助解决纠纷。被告的外公十分同情原告的处境,自愿代黎某归还欠款。最终,案件得到和谐解决。
拿回欠款那天,李某对黄庆壬说道:“黄大哥您真是咱家的恩人啊!找不到李某,原本以为这回即使判了,也成了一纸空文,没想到黄大哥能动员他的亲属帮忙还钱,切实解决了咱家的实际困难啊!”
耐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
民一庭书记员黄育培在谈起黄庆壬的时候,给笔者讲了这样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去年6月,黄庆壬审理了一起老夫少妻离婚案。原告陈某比被告高某小十几岁,因长期分居,要求与高某离婚。庭审当日,已年过50岁的高某情绪很是激动,认为自己年老、无任何收入,要原告支付80万元补偿费给他,才肯答应离婚。法庭要求他对原告所提供的证据进行核实、发表意见时,高某都不看,也不发表意见,反复强调坚持自己的想法。黄庆壬看出了高某是在闹情绪,但他并不急于做判断,而是耐心观察。他注意到高某在庭审中看什么东西都是眯着眼睛的就宣布休庭。十分钟后,黄庆壬给高某递上了一副老花眼镜,并对他说老花眼镜对于老年人来说,就等同于走路用的拐杖,希望他能够戴上眼镜好好配合庭审。高某对黄法官递给他的老花镜先是愕然,当他知道黄法官找遍了整个法院才给他借到了老花镜的时候,心里不由地感动。高某戴上了老花眼镜后,态度也开始缓和了,配合庭审顺利进行。黄庆壬对原、被告双方分析利弊之后,当庭宣判准予两人离婚,不支持高某提出的支付补偿款的要求。
高某在判决后对黄庆壬说:“我这人没什么文化,是个大老粗,没想到法官这么耐心待我、重视我。我敬重你,你的判决我服了。”
“下判决不难,但要做到让当事人输得口服心服,赢得明明白白的话,少点耐性都不行的。”黄庆壬后来这样跟书记员说。
细心杜绝错案
因为身处基层法庭,黄庆壬日常办理的案件多民间借贷、家庭纠纷、邻里冲突。不过他从来不认为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就是小事情。
黄庆壬总是说:“我审理的案件虽然不是什么大案,但一个人一生也许就打一次官司,我要让老百姓体会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黄庆壬记得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他发现被告没有到庭,且没有签收有关法律文书,而是他人代签收的。该案标的虽然只是2万多元,但他没有急于下判断,而是远赴近五十公里的被告住处调查,发现被告并没有收到有关法律文书,决定另定时间开庭审理,避免一起错案的发生,同时为案件顺利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黄办案心细如针啊,案子交给他,我放心。”民一庭庭长徐北昌在谈起这位手下爱将的时候说。
悉心传、帮、带
“打孔要对齐,孔的距离要适中,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笔者初见黄庆壬的时候,他正弯着身子教新来的实习生装订案卷。他一米七五的厚实身材,大概是长年累月用脑过多的缘故,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他目光温和,面容和蔼,年轻干警都亲切地叫他“黄叔”。
“黄叔完全没有架子,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办案、整理案卷,鼓励我们大胆做,不怕错。”这是年轻的书记员李健妮对黄庆壬的评价。
黄庆壬二十年来带了不少的“徒弟”,他总是毫不保留的“传、帮、带”,将积累多年丰富的审判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