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回忆方老
分享到:
作者:肖楠  发布时间:2014-04-18 15:04:40 打印 字号: | |
  和方汉民老人相遇相识很确切的时间已经不大记得了,只记得当时是参加了加入援助广西抗战老兵群的第一个新春慰问活动认识的,第一眼见到这个老人,觉得他很精神,跟他握了握手,得知他有90来岁的高龄后惊叹,老人家的身体很不错啊,说话的声音洪亮如钟,肤色红润光泽。当时第一次参加活动,有些拘谨没有主动跟老人聊什么,主要是听他跟其他的志愿者聊天。在大家聊天过程中了解到方老是1933年考入南宁军校,也就是当时的中央军校南宁第一分校;后又进入黄埔军校学习,1939年参加桂南战役,担任白崇禧宪兵连长,在昆仑关坚攻中担任向导、传令、督战的责任。第一次没有仔细的观察过老人的住所环境。

    第二次见方老,是要给他送去一笔由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的爱心善款。当时他在自己的房屋内,从屋外望进去,只是觉得屋里光线有点昏暗。于是我想进去把他扶到外面坐着,要进到方老的房间还需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过道,需要开灯才能看得见东西。进到他的房间观察了一下发现,老人的房间十分的狭窄且杂乱,蚊帐等床上用品也很脏,应该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洗过了,再往里一点是个简易的小厨房,简单的搭着一个炉子,由于老人住的地方靠近朝阳渠,当时这条水渠的治理情况相当差,老人的屋里弥漫着浓重的臭味,当时我脑海跳出的第一句话是:这里能住人吗?当时心里有一丝表达不出的酸楚。把善款送达,和老人家聊了一会儿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望着车窗我一路的发呆。心里总想着那间昏暗的小房子。

    后来方老的善款多数是由我负责送达,当然也还有其他的志愿者。春节送温暖的走访活动我也大多负责方老的这条路线。久而久之和方老算是蛮熟悉了。

    其实说到方老就不得不提到我们的一位志愿者:陈思宇,小陈晚我一点加入这个志愿者团队,也是缘于一次节日慰问,当时机缘巧合的是我们一起走了方老这条线,有的东西是缘分吧,就好像思宇和方老。思宇在认识方老后,经常在工作空余的时间去看方老,还帮老人那蚊帐、被褥去换洗。有时我给老人去送物资或善款的时候都能看见,老人的床铺整洁很多了。问他谁帮洗的,他笑脸盈盈的说:“陈思宇帮我拿去洗的。”老人家平时身体不是很好,也是思宇帮忙找大夫,看老人的药吃完了不管再忙,也会去医院替老人取药,然后给老人送去。这么多年来,她始终是一年如一日的这样照顾老人。2012年初的时候,方老被诊断出冠心病、新功能不全等病症,当时是思宇连同几个志愿者一起把方老送到了南宁市三零三医院。大部分的时间是她在忙前忙后,直到出院。出院前,大家觉得老人刚大病初俞,且缺乏周到的照顾,不适宜再一个人独居。于是我们决定将他去一家养老院。在他将近出院的时候,思宇和我一起去帮方老选地方,最终选定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的老年公寓,3月初的时候我们向深圳市关爱老兵网提交了方老入住养老院的项目申请并通过,方老于2012年的3月初顺利的入住了养老院。这样我们大家都放心许多了,南宁市社会福利院相对来说,环境是不错的。且我们为老人请了一个贴身陪护,由于老人大病过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在方老入住养老院期间我负责了部分方老养老院事务,比如按时申请方老的养老院费用并及时缴纳。

    老人住入老人公寓以后,身体及精神上或多或少都有改变。因为在那里不止是他一个人,有人跟他聊天还有人听他唱歌,方老很喜欢唱歌呵呵。其实每个老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改善除了有社会众多爱心人士的大力捐助以外,也离不开一线志愿者的关怀和温暖。有很多像思宇这样的志愿者,在老兵的眼中,其实他们并不仅仅是一个志愿者那么简单了。他们更像亲人,甚至更胜亲人。直到现在,每次方老都会跟我们说,思宇是他的救命恩人,是他的亲孙女。记得有人问过思宇,她为什么对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如此的细微,她只是很简单的说:因为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爷爷。

    思宇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很有同感。她说:“其实我们能为他们做的太少太少,相对他们来说我们为他们做的很多都是不值一提的。”是的,对于他们,我们做的确实不够。只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希望能有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让我们一起来温暖他们。不要让他们带着遗憾离开,也不要让我们留下太多的无法弥补的遗憾。

    方老已经于2013年的一月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深深的刻在我的脑里、我的心里。
来源:南宁市兴宁区法院
责任编辑:冯夏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