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世界读书日,也是交通巡回法庭自2011年成立以来甘庭长第一次叫我一起下乡送达法律文书。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甘庭长是如此的罗嗦。那一次送达无疑也就成为了我终生永难抹去的记忆。
那次送达跨越山心、蒲塘两个大镇,目的地是距离兴业县城50多公里之外的北市镇。出发的时候已是早上九点多钟,经过一个多小时山区道路的巅簸,到达北市长塘村委的时候,已是十一时左右,还算顺利,我们见到了村支书。甘庭长说明了此行的来意后,便拿出起诉状副本向支书详述案件的来龙去脉,目的是想让支书了解事情经过,取得支书的理解和对工作的支持。当甘庭长提出让支书带领我们一起到被告梁某家去的时候,支书略显为难地说:事故发生后,梁某便外出打工去了,家中只有其父亲,平时做水泥工,今天到邻村打楼顶,不在家。在甘庭长的一再坚持下,支书终于愿陪我们走一趟。
在被告家里,我们意外地见到了刚完工早回来一会的被告的父亲。递过烟给被告的父亲后,甘庭长便搬来椅子、凳子和梁某的父亲聊起天来,聊了家常后便聊到案件。我原以为见到被告同住的父亲,三下五送达后便可以完事,所以在一旁总觉甘庭长太罗嗦,心便不耐烦起来。再说时间也已不早了,都过了十二点了。这时,甘庭长突然来了句“小李,拿笔录纸出来做一下笔录”。我一听,心里更加憋屈。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好不容易做完笔录让被告的父亲签完字和签收了法律文书。
回来的路上,我一声不吭,一直憋着一肚子气。
“怎么了小李,感觉委屈了吧?好久不做书记员不适应了吧?”
我沉默不语。
甘庭长似是早看出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根烟“来,抽根烟”。
我装作没听见,也不接。
这时候甘庭长再次打开了话题“小李啊,你是不是觉得庭长太过于罗嗦了?其实,你看,你我都是来自农村,农民啊,都是挺纯朴、挺能忍,也最不想惹事的。大多数人,在无奈的情况下,一生就打那么一次官司,我们多做一点又何妨?你看像今天这事情,如果不亲自到肇事者家里,又怎能知道被告的父亲会完工早回在家里?不做一下笔录,又怎能确知被告的电话号码,得到被告和其家里人的联系方式?不在传票上备注好承办人所在的庭、电话,你让当事人有事怎么找?找那个庭?找谁?再说,万一我们工作有冲突,也不好及时联系通知当事人嘛”。
我一时语塞,被甘庭长问得哑口无言。
“早饿了吧?到蒲塘找个地方吃了再回去。”
“好嘞!”我响亮地应了一句,心情顿感无比舒畅。
经过了那一次送达,后来,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和读书的感悟,到了自己独立主办案件的时候,我也自然而然地习惯于了像甘庭长一样的罗嗦,一样的细心和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