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广西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接到一个“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园”的任务。以前,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之前,法院都会出动干警为小朋友们上法制课或者开展各种各样的普法活动。但总感觉效果不尽人意,全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干警人手有限,活动涉及面不广,不能普及更多的学校。后来也想过用拍纪录片、宣传片的形式,但是考虑到这样的片子说教宣教形式太浓,几经研究,最后决定拍微电影,选择这种青少年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别看是微电影,放映时间长度只有10来20分钟,但是它具有一般电影的元素,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拍摄它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当时院里只给了6000块的启动经费,而且是拍5部微电影。按照市场的价位一片20分钟的微电影大约要经费5万元,这点钱根本没有一家制作公司愿意接手。难道就这样放弃了?我觉得不应该被困难所吓倒,我喜欢搞艺术,喜欢尝试新的东西,我有这个能力做好这件事情。因为艺术是想通的,我自告奋勇担当起5部微电影的导演任务。一部好的电影应当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摄影、化妆、制作等等,我开始着手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制作工作方案,把事情更加具体,运作方式更加清晰。也许是老天爷开恩,我说服了其他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加盟,即使免费也帮我把摄制完成,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万事开头难,就先从编剧开始吧。我找了几个作家朋友,查阅了近年一些全市两级法院曾经审理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在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5个小剧本,但是一看不怎么符合要求哇,改来改去只有一两个剧本勉强可用,最后我重新编写。剧本有了,下一步是挑选演员和场地。我得知东方励志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学校,专门收治有网瘾、毒瘾、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问题的学生。我们前往联系,没想到与校方一拍即合,他们愿意提供场地和人员——原来他们早就想过要拍一部电视连续剧,因为资金、人才等问题被搁置了。我从特训班的学生中找来几个“主角”,学生们很开心,老师把拍电影当成学生的一项“福利”,要求表现好才能出演角色,哪怕是一名群众演员。我和团队回来跟院里一说,干警们参演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我要演,我要演!”每次一见面,特训班的孩子们七嘴八舌,争先恐后要角色,在不影响剧情的情况下,我尽可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说戏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原来剧组还拿着剧本叫他们背台词,没想到他们却当起了“先生”——“导演,我以前干过小偷,我知道怎么做。”“导演,我经常打架,让我演黑社会老大!”“导演,这句话应该这么说才过瘾。。。。。”后来我干脆就不让他们按原稿念了,只需要抓住剧情主要意思和故事脉络就行。这些问题少年演起戏来十分投入,但也“笑料百出”,不是表情不对,角度不对,速度不对,就是多做动作,自加台词——毕竟他们是孩子,喜欢玩,喜欢闹,并且是拍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演的时候“刹不住车”了,作为“山寨导演”的我连连喊“cut——”。小演员的表演渐入佳境,基本没问题了,但是作为群众演员的表演又太随意了,只能另外排戏。因为他们是临时派上用场的司机、保洁阿姨、学校的老师、编剧,法官、警察、律师等都是现成的,不单全国模范法官文惠新客串了一回审判长,甚至我也客串了一回“老爸”的角色。想想也是,这5部微电影动用的主演有10多个,其他演员有30几个,群众演员有500多个,这么多人,我是如何调度起来的,真服了我了。拍摄场地大部分在学校,但按不同的情节需求,动用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羁押室、拘留所、法庭、值班室,我的家也用于拍摄,还租用茶座、KTV、出租车,每一部电影需要用不同的服装、道具,还有应付各种“小插曲”。在拍戏期间有一个小学员过生日,我们买了蛋糕,给她过生日,她说她是7年以来第一次有这么多朋友给她庆生,如果不是剧组细心,她的生日便再一次无人问津。
戏拍完了,在制作合成出效果的时候才发现有不少“漏洞”,由于成本问题,没有用轨道、监视器,摄影师把“观众”也拍了进去、车辆反光镜也发现了摄影师的镜头,网吧的人年龄不对,有的说话衔接不上等,最后决定要“补拍”镜头。又是没日没夜的“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接着请专业朋友配音、调整音效,字幕,5部微电影横空出世,中院院长梁文华还设计了影碟封面。微电影经过了各级领导的片审审核,市综治委当即拨出经费要求刻录电影光盘3000多张,发放至全市2000多所中小学校。在6月25日,我们在东方励志学校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学生们手里拿着自己参演的电影光盘,看着自己过了一回“明星瘾”,每个人都开心的笑了。
《未成年人犯罪警示录》的微电影共分五部,分别是《学校拐角的“保护费”》、《网吧里的“第三只手”》、《都是黄色录像惹的祸》、《花季少女失足记》《讲“哥们义气”的代价》。这5部微电影在《中国法院网》等官方网站播映,参加全国微电影创作比赛,还被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采用为《普法音像》在全国出版发行。因为微电影的成功发行,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还被被授予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的牌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时隔一年,我随记者到东方励志学校参加一个教育成果研讨会,得知那些小演员都毕业了,有的重新回到学校念书,有的考上中专,有的出去打工,他们经常给这里的老师写信,通过参与拍摄微电影使他们懂得了感恩,知道了担当,明白了责任。是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观念,是全社会的责任。我在这里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奋发有为,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