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文化生活
有感于法官离职……
分享到:
作者:朱小燕  发布时间:2014-07-22 11:12:18 打印 字号: | |
  此刻,台风肆虐,大雨滂沱,这样的天气,没有多少人心情能像阳光一样。但让我心情更加阴郁的是,今天一起床看微博就看到#北京39岁法官辞职 称没有青春用来试水#这样的一篇博文,一看就知道是@Ash_of_time的故事,他前段时间一直在微博里记录他的离职心情,当时看微博感触并不是很深。看了这篇文章,理解了他长期的坚守与无耐的选择。随后在10点10分,@刘仕毕 前辈亦以调侃的方式发了篇《甲午自卖身状》长微博,表明他即将离职。而在一周前,跟我同年进法院的一名同事亦递了辞职报告。在这个司法改革的当口,越来越多法官选择离开。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我无法评断他们的选择,唯有深深地祝福他们!

    也许是因为我没有他们那样沉重的工作压力,也许是因为我的生活还算幸福,亦也许是我过惯了这种稳定的生活,不想改变,总之,目前为止,我没有动过要离开法院的念头。前段时间,同学在QQ上找我聊天,我说我在加班,她问我你这样加班又没加班费,值得吗?我想想,回复了句,现在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了价值,这不是金钱能换来的。同学回复了句“你好高大上”就没有了下文。

    大学填报志愿时我的第一志愿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那时这个专业还挺火的,谁知被调配到了法学专业。考公务员时,我就想着考离家近的单位,并不限于法院。之所以报法院,是因为当年我所在的法院一下招16名,人多,比较容易考上,嗯,好像我当时是考了第14名。如果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单位我肯定考不上。在我之前的人生规划中,并没有打算要当法官。

    进了法院后,我先是在法庭待了半年,然后被分配到立案庭,直到现在也还在。有人问我怎么不换部门到业务庭办案去?前几年怀孕生孩子带孩子,在立案庭工作相对轻松就没想着离开,去年初院里双向选择,正是离开的大好机会,但是院领导与庭长都找我谈话,希望我能留下来,两位正、副庭长都是从别庭调来,庭里唯一的年轻人再走,工作可能很难开展。于是我就服从安排留了下来。如果我当时坚决去业务庭,现在可能也是身负上百件案了。看着小伙伴们办案越来越得心应手,而自己却仍是每天在立案大厅面对繁杂琐碎的工作,心里曾有说不出的着急,因为仿佛别人在不断进步,而自己却没有进步。

    亦或许是因为我们这里的民风比较纯朴,那种“刁民”式的人比较少,缠访、闹访的也比较少,总之,在立案庭这几年,总体上倒也平平安安,没出过什么大事。每天就在平平淡淡中度过,有时还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发在微博上。在每天的接待当事人中,当一次次听到他们离开时说的感谢,内心中小小的价值感慢慢被唤起,嗯,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之人。

    关于司法为民,有人赞也有人贬,理论上的东西我也不深究,我只想着做好自己的工作,怎么样在不违反工作原则的情况下为群众着想。比如,有当事人来找业务庭法官,因为我们这里办公楼有门禁,当事人进不去,我会多打一个电话给相应业务庭人员出来接待;有当事人问二审什么时候开庭,这个情况我确实不能得知,但是我会帮忙问到二审主办法官或者内勤的办公电话给当事人;有时候外地当事人来立案缺一些不影响立案的材料我也会先立案让他们回去再补寄材料来,不让他们再多跑一趟……就是在这样的一件件小事中,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蛮有意义的。

    以前在企业工作,加个班都觉得自己好亏,觉得是自己用额外的劳力为老板创造了价值,但是老板却没有为我额外的劳力买单。但是现在,有时工作需要加班,我从没抱怨过,就是想着要完成好工作。经常觉得,在外面,你想做什么都有可能,但是法官,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当。也许有的人说,那是因为你不审案,不知道审案的压力。是的,我的同龄同事每天不是在开庭就是写判决,而且成了庭里办案的主要力量。相比他们,我的压力没他们那么大,但每天却也是被琐碎的事情占满了上班时间。我也不知道我以后会在什么岗位上。而且这次司法改革,法官精英化似乎对我们这种具有审判资格却不审案的年轻法官很不利,可能会被调为司法辅助人员了。有时候想起来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我坚信那句老话:车到山前必有路!

    而现在,我想的是除了做好每天的工作,还要坚持学习,每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不少,多思考、多总结、多提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万一我以后去业务庭办案了,也不至于掉队太多;万一单位搞中层竞岗,领导想提拔不至于因为我没有水平而不提拔;又万一我以后不在法院,拥有一身过硬的功夫也不会吃亏到哪去。嗯,就算只做司法辅助人员,也要做个有水平的辅助人员。

    写到这里,风还在呼啸,雨也在下,但台风总会过去吧。

    写于2014年7月19日15时
来源:横县法院
责任编辑:张磊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