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司法研究 > 改革调研
搭建“五个平台” 助推青年法官成长
——以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为例
分享到:
作者:钟朝新 胡雨  发布时间:2014-12-16 16:08:54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为了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公开招考录用了一大批教育背景良好的法学毕业生,这些青年法官已经逐渐成为法院审判力量的主力军。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该院122名干警有59名一线法官,35周岁以下青年法官21名,占一线法官总数的36%。青年干警审结了全院52%的案件,完成了83%的调研信息宣传任务。可以说,青年法官是法院审判事业的后续力量,培养青年法官就是在塑造法院的未来。但受成长环境和工作经历影响,青年法官的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惑,阻碍了青年法官的成长。全面了解青年法官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科学搭建培养平台,弥补自身短板,促进青年法官全面、健康、快速成长。

    一、青年法官成长困惑调查

    通过对笔者所在法院35周岁以下的21名青年法官进行调查,将青年法官成长过程中四个方面的困难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缺乏将学校所学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律思维运用到实际案件的能力;二、缺乏审判经验、庭审驾驭能力、案件调解能力以及文书制作能力;三、缺乏基层经验、社会经验、与群众工作的沟通能力和化解信访能力,不能熟练地运用当地方言和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做好法律服务工作;四、存在职业伦理观念不足的困惑和职业心理冲突,在青年法官身上普遍存在着对如何通过本职工作践行 “司法为民”理念的困惑等,95%的被调查者反映工作心理压力较大,工作中经常有紧张感。

    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职业技能是培养一个青年法官的核心环节,而职业伦理观念与职业心理的解决是培养一名健康、合格青年法官的保障。以上问题的成因是复杂多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活动的脱节。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还延续着多年来填鸭式的教学传统,法律课程内容落伍,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法律实践活动的考虑,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案例研讨课程更是少之又少,同时法学教育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方法的训练,导致很多青年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常常感觉到无从下手,难以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去思考,处理实践中的问题。

    (二)法学教育缺乏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课程只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有开设,很多大学仍旧开设的是思想品德课程,其内容多集中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公众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陈旧,和学生初中、高中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程并无大的变化,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此类课程有反感心理。加之,初任的青年法官往往对法官职业期望值过高,遇到现实中的种种诱惑和无奈时容易产生负能量,不能很好的形成正确的工作观和专业伦理。

     (三)初任法官培训体制有缺陷。根据2006年修订的《法官培训条例》规定,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拟任命为法官的人员,须接受预备法官培训。预备法官培训由国家法官学院及其授权委托的省级法官培训机构承担,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年。现实的情况是,初任法官集中培训的时间往往不会超过两个月。剩余的十个月就回到法院内进行实习,这种“放羊式”的培训方式显然是达不到培训的目的。而且,我国初任法官的培训还存在着课程设置不统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四)常规培训落实不到位。除了法官的初任培训,法院系统还经常举办各种常规培训。但是这种常规培训的时间往往很短,基本上就是一个上午或者至多是一天的课程,而且教学的方式采取的也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加之审理案件忙,青年法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五)审判质效评估体系的影响。考核指标过细、与考核指标之间的冲突,往往加重了青年法官的负担,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以笔者所在的法院为例,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各县区法院的考评,分为基础指标与分析指标两大类,合计共38小项之多,这些繁琐的考评指标对于青年的法官来说,简直是一头雾水。要做到在办好案的同时,还要恰当地分析各项审判指标,很难做到案件审理与提升指标两不误。

    二、搭建五大平台,助推青年法官成长

    (一)搭建业务学习平台,提高审判岗位的技能。

    一是充分发挥资深法官的传、帮、带作用,传承他们的审判经验,有效弥补青年法官在审判技能的经验不足,不断提升处理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近年来,该院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如“全国办案标兵”陈梅娟,先后安排了10多位预备法官与陈梅娟结成为期两年的“学习结对”;二是组织青年干警进行庭审观摩、开展书记员庭审记录比赛、审判业务知识比赛、法律文书制作竞赛等竞技活动,并由资深法官进行一一点评。通过同台竞技,使得青年法官在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得到解决,业务技能得到迅速提升;三是将专项培训、学历培训、岗位培训、晋级培训相结合,形成系统式的培训计划,进行常规式落实,做到学习不放松、不间断,循序渐进地 提高了青年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辨法析理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以及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的能力;四是为了提升青年法官的业务素质,该院重大案件优先考虑青年法官参与处理,与资深法官形成合议庭,以培养青年法官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驾驭庭审、妥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等方面的能力,让青年法官在风浪和压力中,在办理复杂案件中提升应对能力。

    (二)搭建基层挂职平台,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是针对青年法官理论素质高,但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特点,该院结合“百名政法干警下基层挂村”的主题活动,开展了青年法官入村走访、庭室包周驻村工作制度和巡回审判观摩庭活动,全力增强青年法官对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青年法官对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的了解以及青年法官开展基层巡回审判的能力;二是搭建一线锻炼平台,该院新招录的公务员一律先安排到辖区所在的人民法庭、立案庭锻炼,让他们与群众密切接触,通过切身体验准确把握群众对法院的新要求、新期待,让他们在这些岗位上把做群众工作与法院审判业务融合。

    (三)搭建岗位练兵平台,提高综合素质。

    一是建立定期轮岗制度,让青年法官在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进行岗位轮换,进行全方位锻炼,再结合青年法官自身特点,因才定岗。二是把调研工作重点压在青年法官身上,调研宣传工作让年轻法官挑大梁,尽情展示自己的文采,充分发挥其学习和工作的潜力,督促他们在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深入研究热点、难点问题,把握工作规律。由院内调研、宣传、信息写作骨干与青年法官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提高。三是坚持到上一级法院对口岗位跟班学习,加强对对口岗位的经验交流,特别是全面了解中院对基层法院审判质效评估体系的要求,取长补短,形成中级法院与基层法院青年法官的优势互补。

    (四)搭建职业伦理教育平台,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工作观和专业伦理。

    一是该院对每年的初任青年法官,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学习,开展司法礼仪培训,教育他们养成热情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增强他们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公正执法意识;二是为了预防青年法官在廉政问题上栽跟头,该院以深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作风建设推进年”、“五个严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坚持以“办公正案件做廉洁法官”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帮助年轻干警筑牢防腐长堤,提升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发放涉及审判业务、政治历史、人生修养等40余种书籍作为青年法官的必读书目,要求青年法官每个季度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体会,全面提高青年法官素质;四是根据青年法官个人爱好和机关工作实际,开展书画、摄影、演讲、文艺、体育、网上论坛等活动,为青年法官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缓解青年法官工作压力,激发青年同志工作热情,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五是为了挖掘和发挥青年法官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参与意识强的优势,该院定期召开青年法官座谈会,鼓励青年法官就审判工作、法院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搭建竞职晋升平台,形成良性竞争循环。

    该院注重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引导青年法官依靠自身业绩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迅速成长起来。一是审判职务注重业绩,把考核重点放在选任对象三年过去的审判绩效、调研成果、表彰奖励等方面,把竞争性选拔成绩与平时办案绩效、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抽取考察对象近三年来发回重审、改判及当事人投诉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进行评查,引导青年法官树立注重平时工作实绩的导向;二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做到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不断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强化激励机制,打造良性竞争平台。2014年,该院通过竞争上岗6名青年法官脱颖而出被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他们朝气蓬勃,工作出色,为其他青年干警起到了榜样作用 ;三是畅通青年法官调动和遴选的上升机制,拓宽基层青年法官发展路径,树立了注重基层工作实践的发展导向。2012年以来,该院5名青年干部分别调到市人社局、市纪委、市检察院、中院区纪委,2名青年法官遴选到其他法院,3名青年法官被遴选到中院的审判岗位。
来源: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张磊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