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名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江西永新县多名中小学生围殴一名女生、四川资阳3名未成年少女将一名初中女生扒光羞辱……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不禁引发我们对校园暴力的思考。
这些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明显、事件恶性程度大、暴力燃点更低和女生暴力事件频发等特点。据媒体报道统计,校园暴力事件中,其中初中生占42.5%,高中生占32.5%,中大专院校占22.5%。校园暴力不再是同学间的言语侮辱和轻微打斗,近年来群体性暴力事件、网络暴力层出不穷。暴力的激烈程度增加,部分事件可以用“残忍”来形容。在校园暴力的成因中,因同学间的日常摩擦造成暴力事件的比重高达55%,有些仅仅是因为看不惯对方,产生嫉妒心理,一言不合就出手。这些暴行不仅严重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给受伤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
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泛指发生在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暴力事件,包括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师生的暴行以及学校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语言伤害、心理伤害、财产损害等。
校园暴力为何频发?
1.自我:有些独生子女在溺爱下成长,社会认知差,缺乏责任心,喜欢拉帮结派;对社会是非善恶辨识度不强,极易受到恐怖、血腥的暴力文化的影响,造成行为偏差。
2.家庭:有些爸妈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缺少对防范校园暴力的教育;父母间存在家庭暴力,使孩子过早接触暴力。
3.学校: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意识以及心理辅导,对培养学生形成辨认是非曲直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孩子做事不计后果也不知后果。
4.网络:暴力电视剧、动画片、游戏、网络的出现,血腥暴力引起孩子模仿。
5.法律:法律规定,14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让不少孩子有恃无恐。
哪些是校园暴力行为?
1.对受害者进行拳打脚踢,掌掴推撞、使用棍棒、管制刀具等侵害行为
小陈与小李为同学,两人因琐事发生纠纷,放学后小陈纠集其他同学将小李约至校外某处,一群人围着小李对其拳打脚踢,并用皮带困住其脖子要求其学狗叫,让其跪下来认错,并威胁其如果告诉家长,还会继续揍他。
2.强行索要金钱或物品
小陈为高年级学生,经常向低年级弱小的小李索要零用钱,如果小李不给,小陈就凭借其在体格上的优势,对小李连扇耳光,踹腹部等殴打行为,威胁其必须把零用钱交出来,如果不按时交还会继续打他。
3.恐吓、威胁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事
小陈想让同班同学每天帮他写作业,但小李不同意,小陈便放学后找校外人士将小李围住,对她进行语言威胁,还称如果不答应以后找人打他。
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侮辱受害人人格
小陈因嫉妒小李漂亮,便在学校传播谣言,说小李经常考试作弊,偷东西,还与校外混混发展不正当关系,使小李受到同学孤立。
注意这些迹象!孩子或已遭暴力
1. 身体伤痕
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淤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则可能是遭遇暴力。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刻意掩盖自己身上的伤痕。如夏天穿长衣长裤、在室内戴帽子等古怪的行为。
2. 个人物品无故丢失或损坏
留心观察孩子的衣服鞋子、文具、首饰、手机等个人物品是否经常无故丢失或破损。
3. 如厕习惯改变
孩子非得回家才上厕所?学校厕所很可能成为暴力场所。
4. 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到家常带着伤心、沮丧情绪,不愿意与老师和父母沟通,很可能在学校受到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5. 自我伤害倾向
孩子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行为,家长都要高度重视。
6. 不愿上学
孩子出现装病请假,极度厌学,甚至逃学等逃避学校和同学的行为,可能是在学校被人排挤、欺负。
7. 睡眠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如何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1.勇敢发声,不做忍气吞声的孩子
在遇到危害时,被侵害的未成年人要主动并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者其他有能力解决的成人、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反映,当自己无法摆脱坏人的挑衅、纠缠时,可通过呼喊、打电话、递纸条等适当办法发出信号,向他人求救。
2. 选择朋友需谨慎,远离“暴力倾向者”
个人的交往很重要,少年的不良交往会诱导少年形成越轨和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少年应该慎重的选择交往对象,家长也应对此进行重视和必要的引导,否则等少年沾染上暴力的恶习则悔之晚矣。
3. 家庭教育禁极端,避免溺爱成帮凶
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环节,家长要充分认识到亲子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借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做好言传身教,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时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了解子女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情况,对其出现的行为偏差及时进行教育和疏导。
4. 学校管理待完善,素质教育是关键
学校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平台优势,在强调课业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法律普及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予以更多关注、投入更多精力,避免他们感觉被抛弃而放任自流。加强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和管控,特别是对性格孤僻、行为反常的学生应当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和日常行为,及时制止其具有严重暴力倾向的行为。
告诉孩子:面对暴力,这样做!
拖延时间: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为逃离施暴现场尽可能拖延时间。
呼救求助:必要时向路人呼救。用异常动作吸引周围人注意。适当的时候以警示性的语言威吓施暴者。
安全第一: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不要意气用事,“勇”字当头。
缓解气氛:顺从对方的话,找出可接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获取信任,争取时间。
防身工具:可以携带报警器等保护自身安全的防身工具,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有震慑施暴者的作用。
告诉孩子:防范暴力,这样做!
结伴而行:与同学搞好人际关系,远离“暴力倾向者”,上下学尽可能不要一个人。
在校低调:孩子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太招摇。
避免冲突:同学间的摩擦应和平解决,实在无法解决的应及时报告老师。
按时回家:上下学、独自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道,要及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