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广西法院五年答卷┃为了山水如画来……
分享到:
作者:魏素娟  发布时间:2022-12-28 17:17:57 打印 字号: | |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法院干警在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中不断创造新业绩,为平安广西、法治广西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切实把广大干警和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广西高院】公众号推出专栏“凝聚力量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报道广西法院五年来取得的工作成效、亮点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法院干警踔厉奋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司法护航山水秀  壮美广西入画来

——广西法院用严密法治守护生态环境纪事

夏日炎炎,八桂大地生机勃勃。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河上成片的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海菜花绚丽绽放,澄江河因此被誉为“一条会开花的河”,这是当地生态美水质好的生动体现。

立冬时节,北部湾海域沙鸥翔集。3名拖船公司职工在防城港码头出海返航时,惊喜地发现成群的海豚在引航艇周围穿梭嬉戏、追逐欢跃,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画面。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成为共识,也是广西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年来,广西各级法院始终保持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不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以严格、有力的司法手段守护广西绿水青山,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壮美广西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01

以最严法治

惩治破坏环境犯罪

临时布置的法庭,赶来旁听的村民,一时间让村委会会议室变得热闹而庄严起来。

2022年5月23日,武宣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通过巡回审判的方式,在武宣县禄新镇瑶兰村开庭审理两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此前,黄某等3人在禁渔期内先后使用电鱼机电鱼,后被公安民警当场查获。经过开庭审理,法院以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分别判处3名被告人2至3个月不等拘役,均适用缓刑。

“我真的错了,希望大家不要学我。”黄某一脸懊悔地说。庭审结束后,法官组织检察院、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联动单位人员和3名被告人来到增殖放流现场,将1万余尾鱼苗放流至濠江河中,用实际行动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谁破坏谁治理,谁违法谁担责。当天的活动也给当地村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取得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用最严密的法网,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五年来,广西各级法院依法惩治涉污染环境、非法猎捕或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非法采矿,以及非法采伐或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盗伐林木和滥伐林木等各类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广西法院还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监督支持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依法审理各类涉环境污染的行政处罚案件,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予以维持,打击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在北海海事法院一审、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的北海市某公司诉北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行政处罚一案中,法院对行政机关针对行为人非法围填海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予以维持,体现了法院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国家海岸线和海洋环境生态安全的决心,对推进依法用海、管海,服务保障海洋强国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该案实现了广西法院审判案例入选指导性案例‘零’的突破,对增强海洋环境司法保护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自治区高院环资庭庭长蒋太仁介绍,该案于2021年被收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数据库,同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21年发布的第31批指导性案例、首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02

以最新理念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山雨初晴现美景,梯田云雾相辉映。2022年6月6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巡回法庭正式揭牌成立,以司法力量护航龙脊梯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巡回法庭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优势,建立完善巡回审判工作制度,快速高效化解各类纠纷,积极开展案件审理、法治宣传,零距离服务群众,为保护龙脊梯田良好生态和旅游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这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主动作为、延伸职能、助力发展的责任和担当。”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雷陈说,巡回法庭入驻龙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将进一步提高龙胜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治化水平。

五年来,广西法院以最新理念,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

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及万秀区人民法院、苍梧县人民法院、龙圩区人民法院分别挂牌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阳朔县人民法院、灵川县人民法院、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桂平市人民法院则分别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巡回法庭。

截至2022年底,全区各级法院累计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合议庭(审判团队)及巡回法庭等专门审判机构262个,从事环境资源审判的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及辅助工作人员共1391人,环境资源审判力量不断壮大。

只有建章立制,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为此,自治区高院先后印发《全区法院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制度》《全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联动工作制度》《关于广西开展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试点及调整案件管辖范围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全区法院持续完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建设,进一步筑牢环境资源审判的四梁八柱。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全区各级法院不断加强能力建设,配齐配强审判队伍,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业务交流、外出考察调研,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狠抓纪律作风,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队伍。

03

以最优方案

联合各方齐发力

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是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流域内有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漓江风景名胜区等14处自然保护地。

为进一步加强漓江生态保护,2021年5月,自治区高院联合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建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机制框架协议》,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依托平台机制,形成协同治理合力。”自治区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表示,广西法院探索统筹推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部门职责重叠、相互配合不力等问题。

握指成拳,合力致远。全区各级法院不断加强与检察、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推动建立府院协作、部门联动、跨域执法协调机制。

自治区高院与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签署《北部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形成共同保护北部湾海域和红树林生态环境的合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贵州省黔西南州、云南省曲靖市三地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签订《关于建立南盘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的意见》,探索以流域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环境资源跨行政区域一体化保护模式,建立健全常态化协作体系,切实加大南盘江流域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的环境司法合力。

与此同时,协调联动方式不断完善。北海海事法院与广西海事局启动诉前联调工作站,逐步在各海事处设立工作站;与港航企业、海事局等建立诉前调解机制,实现“诉调对接”,多方促调解。

贺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贺州市法制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水利局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建立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春华秋实,不负韶华。广西法院将全面加强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服务保障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杨艳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