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桂法动态
万秀区法院:创建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打造“无讼社区”
分享到:
作者:桂西、梁颖、叶婷  发布时间:2023-07-06 17:40:08 打印 字号: | |

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社区基层自治单元为起点,创新溯源治理新模式,通过设立“街坊议事堂”“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健全工作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今年1月至5月,该院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同比下降10.29%。

法官下沉 服务延伸基层

河东区是梧州市的老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日益增多。

“出现矛盾的时候,社区的街坊把事情摆到桌面上,通过大家面对面议论交流,有效缓和关系、化解矛盾。但是遇到法律问题,我们大家就束手无策。”富安社区党支部书记韦容华说。

了解该情况后,聚焦社区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万秀区法院联合富民街道办在富安社区设立“街坊议事堂”,指派法官、法官助理对人民调解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并和社区指派的人民调解员一起,对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争议标的额不大的物业费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民事纠纷进行调解。

“我的户口还在社区,被征用的土地中有我的份额。”

“我含辛茹苦养育你长大成人,可你不仅没有赡养我,还回家争夺财产。”

5月4日,一对父女到富安社区“街坊议事堂”反映,父女之间存在着矛盾纠纷,无法和解,父亲要求大女儿支付赡养费,并且拒绝女儿均分征地补偿款的要求,女儿则要求与父亲脱离父女关系,希望社区能够帮助他们协调解决。

随后,法官、调解员通过走访调查,询问当事人及其邻居,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导致如今反目成仇的局面,与当年父亲不让女儿远嫁外省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分别召集当事人,“背靠背”做思想工作,到双方矛盾有所缓和时,再“面对面”调解,并通过女婿对女儿进行疏通引导,双管齐下打开突破口。

“父母子女关系,是一种基于自然血亲、伦理道德而产生的以亲情为纽带的权利义务关系,不能断绝和解除。”

“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无条件的。”

法官从法律的角度对当事人说明父女二人“断绝父女关系”的行为是无效的。

在女婿的劝和下,父女俩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父亲不再要求女儿支付赡养费,女儿也当场对老父亲表态不再要求征地补偿款,同时会负起应尽的赡养义务。

“万秀区法院打造‘无讼社区’,推进诉源治理,以司法力量推进基层治理,以基层治理助力矛盾化解。”万秀区法院院长吴卓贤介绍,去年上半年富安社区辖区立案7起,今年上半年仅立案一起。

共建共治 聚焦群众关切

针对社区居民关注的物业、拆迁问题,“街坊议事堂”召集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展开讨论,听取相关各方的观点和看法,同时由驻“街坊议事堂”的法院代表为当事人阐明相关法律法规,帮助解决街坊困惑,破解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症结,搭建全民共建共治的新平台。

“他们欠着物业费不交,我们缺少资金,没有办法开展物业工作。”

“因为对物业工作不满意,我们才不交物业费的,让他们先把物业工作做好再说吧。”

……

面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小区物业费纠纷,“街坊议事堂”的法官和人民调解员一起,从法理的角度分析,从情理的角度劝说,对双方开展了“背靠背”“面对面”调解工作。

“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懂了,不交物业费是违法行为。只要他们承诺把物业工作做好,我立马就交费。”

“法官,我们回去一定把物业工作做好,请大家相信我们。”

经过“街坊议事堂”的努力,居民和物业公司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57件物业费纠纷案件在诉前化解。

万秀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立案庭庭长梁木水介绍,在社区设立“街坊议事堂”,是万秀区法院着力深化诉源治理的重要举措,延伸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触角,力促纠纷化解在萌芽、在基层。

“吾爱梧家” 打造“温馨港湾”

针对社区另一个不稳定因素——家事纠纷,2022年6月,万秀区法院与区委政法委、教育局、团委、妇联等先后在潘塘社区和城东镇河口村委会设立“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这是万秀区法院创建“无讼社区”又一个创新之举。“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构建家庭教育联动机制,化解家事纠纷,打造社区家庭的“温馨港湾”。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万秀区法院联合各单位分别在“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开展“家教伴成长,协同育新人”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近40个家庭参与。

活动现场,万秀区法院还和部分家庭一对一谈心,听取夫妻双方的心声,缓解他们因家庭教育带

来的压力和负担。

“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成员、城东

法庭法官黄金灿说:“家是最小国,我们盯住家庭这个最小的‘细胞’,有针对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全力化解家庭纠纷,有效推动‘无讼社区’创建。”

角嘴街道潘塘社区居民周某的儿子因被家暴患上孤独症。离异后又有了身孕的周某,在生产前一天满脸泪水地来到社区求助,表示没有工作没钱生小孩,对患孤独症儿子的未来也非常担心。

潘塘社区“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马上联系妇联和民政部门,按照程序帮助周某申领最低生活保障金。

在周某顺利生产后,潘塘社区“吾爱梧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为她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对其患孤独症儿子进行康复治疗,协助其处理抚养权官司。在各方的暖心帮助下,周某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来源: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杨艳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