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桂法动态
八步区法院: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分享到:
作者:骆珈希、梁雯霞  发布时间:2023-08-21 10:19:04 打印 字号: | |


今年是“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攻坚年”。今年以来,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信都法庭延伸司法职能,持续聚力“法庭+N”模式,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活动,以涉企纠纷“马上立、马上调、快速审、快速结、快速执”的“两马三快”调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模式诠释“全力东融特色法庭”的司法担当,为东融企业提供多样化司法服务。

“法庭+管委会”,化解涉东融企业纠纷

“信都法庭与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管理委员会建立‘庭园’联动解纷机制,与东融管委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涉东融企业纠纷提供多元化解渠道,努力为东融先行示范区企业创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信都法庭骆庭长介绍。

“我们是愿意履行付款义务的,但资金周转回笼需要些时间,希望能争取对方的理解。”在贺州某环保科技公司起诉贺州某热电公司给付货款的涉东融案件中,信都法庭在立案阶段及时与被告联系沟通,获知其有主动履行义务的诚意。

该案当事双方均为企业,为减轻讼累,信都法庭邀请东融管委会副主任李海东、东融管委会经济发展部工作人员一道,就企业诉讼风险隐患、权益实现时间成本等方面对双方进行劝导,形成互联互动、协调协作的强大合力,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实现双赢。信都法庭当场送达调解书的同时,向承担付款义务的贺州某热电公司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纠纷又该如何化解?罗某与用人单位贺州某新材料公司均对仲裁裁决不服而互诉,8月15日,主办法官围绕双方对工伤赔偿的争议焦点展开庭审,并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始终。但双方对于赔偿数额意见分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协议。

考虑到劳动争议案件尤其是涉工伤案件处理结果对于劳动者、用人单位的特殊性、实效性,信都法庭当即联系东融管委会联动调解,分别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情理。最终双方达成了由用人单位一次性支付费用11万余元的调解协议。

“法庭+商会”,推动涉企纠纷源头化解

通过诉调衔接推动涉企纠纷源头化解,可以有力实现纠纷主动预防、多元化解、快速化解和有效化解,这是信都法庭在持续推广“法庭+商会”解纷机制过程中收获的经验。

近日,信都法庭受理一起标的额为5000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审查起诉材料时,法官发现该案标的额小、欠款时间长、事实清楚,随即电话联系被起诉人罗某,经沟通罗某当即表示次月一次性付款,但起诉人铺门镇某商户明确表示不同意调解。调解陷入僵局。

信都法庭邀请铺门商会参与纠纷化解工作,由铺门商会协同代理律师多次与商户协商,形成调解合力,劝解当事人尽可能降低解决商业纠纷费用成本,最大限度实现合同权益。经多方努力,最终达成被起诉人罗某次月一次性清偿货款的诉前调解协议。送达调解书时,法官一并送达自动履行告知书,向罗某释明未主动履行将面临的经济风险、信用风险和司法风险。

“一事一策”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要主动作为、善于作为,才能在服务全力东融上大有作为。”八步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如强如是说。

转变观念,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信都法庭依托“全力东融法律服务站”,将每周五设为“企业开放日”,安排专业法官接访,为来访企业答疑解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信都法庭法官定期深入涉东融企业走访,点对点送法律服务的同时了解辖区企业纠纷类型及司法需求。近日,广西某建材公司提出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纠纷困境。信都法庭法官立马将其“请进来”,在“全力东融法律服务站”对该企业咨询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提供“订单式”法律咨询服务;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合同签订、履约风险防控进行了提示,以“一事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东融企业司法需求,助企纾困解难,护航全力东融。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责任编辑:杨艳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