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感受最深刻。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贵港市两级法院立足“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理念,靶向发力,以精准有力的暖商、护商、助商之举,帮助企业转“危”为“机”,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暖心和用心。
暖商
用好“放水养鱼” 静待“水多鱼多”
“法官,我们已经将最后一期履行款汇进法院账户了,这三年来,谢谢法院给我们公司喘息的机会和时间,让我们成功渡过了难关。”2023年9月,平南县人民法院收到了被执行公司负责人李某的来电。
2021年3月,某建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及时偿还多笔借款,相关债权人纷纷到法院提起诉讼。
面对1300多万元的欠款,负责人李某向执行法官无奈坦言,公司受疫情冲击,大量货款无法回收,现已深陷债务“泥潭”。
放水养鱼志在长远,涸泽而渔利在眼前。一边是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一边是亟待发展的受困企业,如何妥善化解执行案件,激活营商环境“神经末梢”?这是法院在受理涉企案件中需直面的难题。
通过调查,法官发现被执行企业仍有良好的持续经营能力,如果直接处置该公司的资产设备,不仅无法兑现全部债权人的胜诉权益,可能还会引发系列的“案中案”。
为避免出现“执行一个案件,搞垮一个企业”的局面,执行法官决定采取“放水养鱼”的方式,在保障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的不利影响。为此,法官将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和各个债权人进行了说明,并耐心释明直接处置该公司资产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同时,法官提出了一个双赢多赢共赢的执行方案,即引进第三方承租该公司的经营权,所给付租金则用于分期偿还债务。债权人纷纷表示同意该执行方案。而后,第三方莫某愿意以每月缴纳租金35万元用于承租该公司经营权,被执行人同意将租金全部用于分期履行偿还借款。
“放水养鱼”之举,为该公司赢得了发展时间。利用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该公司设法盘活资产、恢复生产、加强管理,终于扭亏为盈,并于近期还清了所有债务,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法院提出的以租赁形式出租被执行人的经营权所得租金分期履行债务的方案是很有成效,我们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为法院点赞!”——申请执行人邓某在领取案款时说道。
“我们公司还清了所有债务后也准备扩大生产规模,继续为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被执行公司负责人李某激动说道。
“放水养鱼”才能不断激发市场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才能逐步形成“水多鱼多”良好生态。以柔性执行将“活水肥鱼”的红利落到实处,这是贵港市两级法院从维护当事人最大的合法权益原则出发,巧用执行措施,创新执行理念,确保有效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让被执行企业感受到执行温度的生动实践之一。
护商
企业清淤“通梗阻”善意文明“护动脉”
“维护区域金融安全,优化法治营商环境。”2023年7月5日,债权人广西某投资公司在案件结束后,向桂平市人民法院赠送了一面锦旗,为该院的“企业清淤”执行专项行动“点赞”。
此前,桂平市人民法院在执行广西某投资公司控股的A公司作为债权人的4件案件中,考虑到涉及执行标的额近9000万元,涉及的企业均是本地知名企业,若仅是按照常规执行模式开展工作,可能会给辖区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且影响到案涉企业劳动者的就业问题。立案后,该院以“企业清淤”执行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善意文明的执行方式方法,清淤排阻,破局解纷——
拉网摸底
执行法官对执行案件进行全面分析研判、排查后发现,A公司作为债权人,正在立案审查的还有8件案件,且与已进入执行程序的4件案件一样,均为执行标的额较大的案件。
集中发力
面对相关联的12件案件,执行法官决定采取执前治理和执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将执行阶段的4件案件和正在立案审查的8件案件集中组织调解,力争促成执行实效。
以柔促调
执行法官多次组织各方开展“背对背”调解及多方协调工作,6月底,当事人就12件案件有关事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7月1日,申请执行人对已进入执行阶段的4件案件撤回执行申请,而将进入执行阶段的8件案件也成功化解在执行前端。
至此,12件涉企案件顺利化解。
除痛点、疏堵点、清淤点……这是贵港市两级法院全力开展“企业清淤”执行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市法院以强有力的“清淤”措施让企业“活”起来,让营商环境“优”起来,现已结涉企执行案件4589件,合计执行到位63042.91万元。
助商
绿色通道“上高速” 高效促调解企忧
“鉴于双方都同意调解方案,请双方代表签字确认。”2023年9月,港南区人民法院桥圩人民法庭成功调解一起200万股权价款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双方握手言和。
羽绒产业是桥圩镇发展的中流砥柱。为助推特色产业良性发展,面对涉某羽绒制品公司的纠纷案件,桥圩人民法庭收案后,立即启用“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全力加速助企解纷。
在了解到被告对合同事实并无争议,未能足额支付股权转让价款是由于自身资金周转不善,且有希望法庭能够主持双方调解的需求后,主办法官本着有效化解、依法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的原则,向原告说明了被告资金周转困难的处境和希望可以分期付款的诉求,并从双方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解方案。在法官的调解下,原告同意被告分6期支付剩余股权转让价款并自愿放弃部分资金占用损失,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这起百万标的额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仅用39天便顺利化解,实现了“一案双赢三欢喜”。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贵港市两级法院聚焦案件办理,不断提高涉企案件解纷质效。贵港中院出台《关于建立全市法院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的规定》,对立、审、执3个阶段共45个节点,全部进行重构,明确立案、审判、执行各个阶段的节点用时,解决商业纠纷用时从2019年的533天下降至2023年的80天,为企业诉讼了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