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法官近日在审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过程中,根据劳动者提供的线索,在抖音平台上查看了大量相关的短视频,从中找到劳动者曾经在一家汽车修理厂从事洗车工作的证据。法官通过抽丝剥茧找证据,查清案件事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莫某曾经在柳北区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汽车修理厂在用人过程中,采取各种规避法律的手段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且不通过对公账户或法定代表人的账户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后来修理厂否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拒绝支付莫某工资,莫某向柳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莫某与修理厂存在劳动关系,要求修理厂承担各项赔偿责任,因证据不足被驳回仲裁申请。
莫某不服,向柳北区法院起诉。柳北区法院审理过程中,莫某提交了一些视频作为证明自己在修理厂工作过的证据。法官从这些视频中发现:修理厂的经营者及负责人在抖音平台上有2个运营短视频的账号,同时确认两个视频号发布的大多数视频拍摄地点为修理厂的营业场所。于是法官在抖音平台上查看了大量相关的短视频,希望从中找到莫某工作的证据。
法官通过莫某提供的工作照片拍摄背景与汽车修理厂抖音账号视频里的营业场所场景一致,确认了莫某之前在修理厂从事洗车工作。最终法官认定莫某与修理厂存在劳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判决该厂向莫某退还押金500元,支付相关提成,加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倍工资、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共计1万多元。判决已经生效,有效保障了莫某的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