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要闻┃黄海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5-11 10:49:46 打印 字号: | |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黄海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以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文化发展开辟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广西三级法院(以下简称“广西法院”)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营造文化发展良好法治环境,持续加强和改进法院宣传文化工作,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一、牢记“国之大者”,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和保障文化发展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广西法院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要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和斗争任务的艰巨性,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以法治方式有力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要严格落实依法治网,依法严惩网络渗透以及通过互联网散布危害国家安全言论、网络政治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惩治网络暴力,促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营造和谐清朗网络空间。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科学研判司法领域意识形态斗争动向,旗帜鲜明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侵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惩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推动完善文物行政执法与文物司法保护有机衔接工作机制,织密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网,切实保护文物安全、守护民族根脉。要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原则,探索运用预防性、恢复性司法规则,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要加强遗传资源、传统文化、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等司法保护力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利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新的法治表达,司法裁判肩负着保护、促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任。我们要依法惩治破坏文化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平等保护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加强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文化创新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充分发挥著作权司法保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促进作用,加大对著作权人和其他相关权利人的保护,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事业发展与繁荣。要依法妥善审理涉计算机软件、数字版权、文化创意等新类型案件,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领域规范发展。要立足广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健全跨部门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地理标志产品等文旅资源司法保护,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服务保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促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司法裁判是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广西法院要聚焦“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引领审判执行工作,以能动履职做好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指引、评价、教育功能,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为良法善治提供价值引领。我们要更加重视司法裁判的导向和保障功能,用准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制度新规则,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指导司法活动,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以法治力量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提供保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释法说理全过程,把法、理、情融于个案裁判,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善于运用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能够理解的逻辑、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裁判的法律认同和情感认同。要依法保护红色经典传承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规范不良传播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运用法治手段治理诚信缺失问题,亮明诚实守信受保护、违法失信受惩戒的司法态度,加强联合信用惩戒,弘扬诚信价值观,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人民法院是传承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在司法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职责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司法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司法运用的制度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司法实践更好融通结合。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落实到具体的审判实践中,将“和为贵”“定分止争”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双赢多赢共赢”等现代化的审判理念中。要弘扬“无讼”“少讼”的传统文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做实诉源治理,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用调解这个“东方之花”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把“抓前端、治未病”这个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作用发挥出来,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积极传承中华法系优秀思想和理念,善于将“民为邦本”“明德慎罚”“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智慧融入审判执行工作,既在法庭之上讲法治,又在放下法槌后讲德治,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

要把红色文化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人民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红色基因,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本质区别。我们要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审判质效的标准,用心用情办好影响百姓获得感的“小案”,久久为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牢记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办理具体案件中努力寻求案件处理的最佳方案,更加注重裁判说理、辨法析理,使司法裁判“文本法”的适用符合人民群众感受的“内心法”。要传承红色司法文化,继承和发扬人民司法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入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强化“如我在诉”意识,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化解矛盾工作,持续改进司法工作方法,提升解决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来源于我们党从革命时期积累的群众工作传统。我们要深入推进“有信必复”,实质性化解涉诉信访矛盾,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化纷争,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温暖。

要把民族文化融入审判执行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要把法院文化与广西优秀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讲好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巩固安宁、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要继承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解纷文化,深化“族佬调解”“贝侬调解”等少数民族矛盾纠纷化解方式,推动法律实施与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相结合,把握好运用各民族善良风俗化解纠纷的尺度,以民族习俗和村规民约化解纠纷,让群众更乐于接受。要加强壮汉双语法官培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双语法官培训培养机制,为各民族群众提供接地气、有温度的特色司法服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审判执行、诉源治理、教育培训、法治宣传,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为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法院宣传文化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广西法院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进一步做好人民法院宣传文化工作,为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要提升法院宣传工作的思想性、文化性、引领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司法审判工作和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先进法院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助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网络平台阵地建设和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增强宣传意识、媒体素养,充分发挥法院自有平台作用,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从受众角度出发,注重深活兼具,善于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用“听得懂”的案例阐释“听得进”的法理,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更多获得感。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重视、发挥典型司法案件的普法宣传作用,把案例这一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用好,做深做实宪法法律宣传教育,促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治意识。要不断提升涉外司法审判工作水平,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南宁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提升涉外司法效能,不断扩大涉外法治的国际影响力。要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传播,宣介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展现中国法院形象和司法文化文明。

要高度重视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强化政治引领,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引领干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司法制度的自信、底气、定力。要注重培育法院干警职业精神,运用多种文化载体开展职业道德、司法良知教育,弘扬“尚德明理、奉法致公”理念,使广大干警不断养成崇尚法治、理性公允、一心为民的职业品格,始终坚定法治信仰,忠诚司法事业。要注重法院廉洁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职业行为规范、违纪违法警示等教育,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培育崇德尚廉良好氛围,厚植公正廉洁司法的文化基础。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员政治生活活动室等创建工作,发挥法院文化展馆、院史馆等文博场所作用,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阵地数字化水平,不断增强法院文化影响力、传播力。要丰富法院文化活动的载体、形式,适应法官需要,体现法院特色,积极为干警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满足干警个性化、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要建设过硬法院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做好法院宣传文化工作,关键在人、在队伍。我们要持续加强法院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高素质宣传文化队伍。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观察社会,切实增强宣传文化干警辨别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防范政治风险能力。要构建法院宣传文化大格局,发挥宣传文化部门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审判业务部门要把宣传文化工作当作分内事,打破工作壁垒、打通内在关联,加强协同联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要做实宣传文化业务专题培训,强化人才发掘培养力度,不断完善教育培训、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等机制,锻造过硬新时代法院宣传文化队伍。



 
来源:中国审判
责任编辑:广西高院管理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中国法院网负责网站设计制作 网络安全和技术维护
Copyright © 2024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浏 览 本 网 站 推 荐 您 使 用 IE 8 以 上 浏 览 器